《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》读后感
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,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,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。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?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《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》读后感,欢迎阅读与收藏。
读这本书,不必从头到尾一以贯之地看,你可以信手翻去,妙处如魔方,时时可以闪现出奇妙的光彩。
在作者诗意盎然的笔下,四岁的男孩子吃到甜甜的“小石块”,逐梦见了“甜甜的岩石甜甜的山”把穷苦山村儿童对糖的感觉展现得十分细腻;五岁的小男孩对自己的“小雀雀儿”产生疑问,作者绝妙地刻画出早期型教育上的问题,也把中国重男轻女的习俗轻轻刺了一下,趣味横生。
七岁的孩子渴望一台“作业机”,因为断了的铅笔会哭鼻子,作业本上写好了的字也会逃跑,他怕受惩罚;十一岁的南方孩子,第一次坐火车到北方,雪给了他寒冷的感觉,他竟梦见太阳也结了冰;同样,一个十一岁的彝族少年,梦见的却是另一番景象:他发现了一座长满铜鼓的山岗,而铜鼓像红薯一样,一串一串结满地面。
十二岁的流浪少女的梦则与众不同,她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白老鼠,在老鼠宫殿里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;另一个十二岁的农村女孩子,是个倔丫头,麦收时节,她梦见自己割麦,麦秆粗如竹竿,小姑娘镰刀钝了,竟用牙齿去咬。
十四岁的'澳门女孩子,梦见的是男子汉“佐罗”;十五岁的回族少女参加夏令营,梦见太阳成了一只大蜘蛛,月亮膝盖上碰出了一道伤口,结了疤……
这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,年龄层次不同,民族地域各异,小到四岁的“果味奶汁”、“彩色的太阳”,大到服用“苗条剂”的少女、寻找百慕大“魔鬼三角”秘密的少男,从小足球队员到找野人的初中生,从朝鲜族小姑娘到藏族小男孩、傣族小和尚,全在作者的书里扮演了一个梦游者的角色,用各自风味独聚的梦,装扮着20世纪80年代中国儿童的生活。
版权声明
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,仅代表原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,文章仅供学习观摩,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。
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@rediffmail.com,我们将及时处理。本文地址:http://www.15033.cn/zwtc/duhougan/2021-09-22 081818/414781.html